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

不可或缺的水知識


水是人類、動物及植物最重要的生存資源,也是世界上最單純的飲料。人類不吃食物可以活數週,但是不喝水卻撐不過一個星期。雖然我們知道每天要多喝水,但一個人水分的過與不及,都有可能引發身體不適,所以,如何擁有有益健康的水知識,也是門大學問呢!

人類體重的65%左右其實都是水分,可見水對人體的重要性。但你知道嗎?我們常覺得「不口渴也要多喝水,而且要大口喝水才暢快。」「水分能促進新陳代謝,喝越多水越能治百病。」「反正水分零熱量,喝水就能常保苗條好身材。」「水能清除血液的廢物雜質,多喝水血越乾淨。」「身體不舒服就喝更多水,排出體內致病因子。」但其實,這些觀念是有待商榷的,在日本長期推廣石原式健康養生法的石原結實博士認為,體內水分囤積過多,將導致身體虛冷,影響代謝、阻礙血路,進而引發各種疼痛與病變。

由於水氣和虛冷,是女性的健康大敵,所以石原結實在《水分,決定妳一生的健康》(時報文化)中,根據「保持身體溫暖、排出多餘水分」的保健原則,針對女性最常見的不適症狀、特定疾病和肌膚問題,提供簡單有效的食療、運動、按摩、泡澡、敷布和天然面膜等自療建議,教大家自然提升免疫力,緩解惱人的身心困擾。書中除了以案例說理,也提供一些撇步,例如:蘿蔔葉能促進血液循環,對婦科疾病很有療效。作者建議可將乾燥蘿蔔葉切細,加入白飯中一起煮,或放進味噌湯裡食用,症狀嚴重的人也可使用蘿蔔乾葉湯泡澡、做足浴或泡鹽浴。只要將自己體內的水分調節好,就能輕鬆擁有美麗的好氣色。

此外,你知道自己每天喝入口的水可能隱藏了哪些毒素與病菌嗎?礦泉水真的對健康有益嗎?不喝煮沸過的自來水,改飲市售瓶裝水會比較好嗎……在《別喝瓶裝水!?》(商周出版)書中,作者仔細追尋瓶裝水由深山林澗至超級市場的歷程,並親身參訪各種瓶裝水廠,與「瓶裝水達人」一同品水,她發現,不起眼的「水」原來已經被經營成獲利最高的「瓶裝水」,而且製作四瓶水需要耗用一瓶石油,這樣符合經濟效益和環保嗎?作者慢慢爬梳出瓶裝水的商業模式和文化背景,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最基本的問題:生飲自來水安全嗎?認為喝自來水不安全的人該怎麼做?水權落入私人企業之手對我們有何影響……等議題。

解渴最好的方法就是喝水,不僅便宜、方便取得、而且能夠幫助新陳代謝和腸胃蠕動,帶走身體廢物,但水該怎麼喝才健康和環保呢?最簡單的做法是,即使不渴,身體也需要水,所以每天要喝1.5至2.5公升的水,若是出門在外不便,也不妨隨身攜帶水壺,不僅可以隨時補充水分又能作環保,同時為自己的健康及地球的未來盡份心力。

引用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publish/PublishInfo.asp?Pub_Date=2009/09/07&Kind=4&ID=1213

http://www.hwaseng.com.tw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